【固生堂杭州-周平龙主任】结石,一定要动手术?试试中医草药排石化石
作者:固生堂中医2025/05/14
科普摘要:
得了结石病,一定要做手术?周平龙主任:不一定要动刀,某些时候中药比手术更好用。今天,以胆结石为例,周主任给大家讲讲他是如何用中药巧妙化掉胆结石的。1胆结石不一定要手术胆结石,在普遍高脂高糖饮食的当下,临床非常多见。在中医理论中,胆为"中清之腑",与肝互为表里,所谓“肝胆相照”、共主疏泄。许多人误将胆结石简单归咎于高脂饮食,实则不然。临床所见胆结石多属胆固醇型,其形成根源在于胆汁


得了结石病,一定要做手术?


周平龙主任:不一定要动刀,某些时候中药比手术更好用。


今天,以胆结石为例,周主任给大家讲讲他是如何用中药巧妙化掉胆结石的。




1

胆结石不一定要手术


胆结石,在普遍高脂高糖饮食的当下,临床非常多见。


在中医理论中,胆为"中清之腑",与肝互为表里,所谓“肝胆相照”、共主疏泄。


许多人误将胆结石简单归咎于高脂饮食,实则不然。临床所见胆结石多属胆固醇型,其形成根源在于胆汁不足,致使胆固醇浓缩成石——这正是中医所言“肝胆气郁,疏泄失常”之象。


胆汁才是预防结石的关键。


胆汁在《内经》中被称为“肝之余气泄于胆,聚而成精”,由肝所化生,贮于胆腑。
其性苦降,能助脾胃运化水谷精微,尤擅分解脂浊


更关键的是,胆汁的疏泄畅达可防止胆固醇结聚为石,并促进代谢废浊排出。


若胆汁匮乏,或胆囊切除后,胆腑功能缺失,不仅会引发胆囊区域不适、脂肪吸收不良,久之更可影响大脑和心脏健康——此即"肝胆郁久,上扰清窍"之变证。


因此,搞清楚胆结石的本质问题,就不一定非要手术解决的。




2

胆汁不足的"本"与"标"


临床中,最常见的胆结石,一般有以下几种证型:


1.肝郁气滞


情志不畅(高压状态)、外源性激素(避孕药等)可致肝失条达,胆汁分泌受阻,此乃“郁怒伤肝,气滞胆郁”。


2.脾虚湿困


高碳水饮食、过食生冷损伤脾阳,湿浊内生,反侵肝胆(对应胰岛素抵抗)。


3.正虚浊留


低脂饮食致“谷气不充”(缺乏饱和脂肪刺激)、脂肪肝呈现“痰瘀互结”之象,均会削弱胆汁化生。


4.胃失和降


长期抑酸造成“胃虚胆逆”(胃酸不足反流),而蔬菜匮乏致肠腑传导失司(膳食纤维不足),更阻碍胆汁“通降为顺”的特性。


胆结石诊室故事


浙江蒲江县女性患者,32岁,教师,患有“充满型胆结石”,中药治疗5个月后复查,已可免除手术。


两次报告照片




3

关于胆结石的几个重要问题


1.肝胆求救的信号


胆汁不足的常见症状包括:腹胀、消化不良、便秘。此外如果有右肩疼痛、右侧头痛、右上背部疼痛可能是胆汁不足,胆囊肿胀充血而影响右上方神经。


2.胆结石病因有哪些?


1、喜静少动


长期不运动、体力劳动少,会导致胆囊肌的收缩力下降,胆汁排空延迟,胆汁淤积,胆固醇就会结晶析出。


2、肥胖


长期高脂肪、高胆固醇、高糖饮食肥胖是患胆结石的重要原因。


3、不吃早餐


长期不吃早餐,胆汁浓度就会上升,容易形成胆结石。吃早餐后,会促进胆汁流出,胆汁黏稠度就会下降,因此胆结石的风险也会降低。


3.胆结石的高发人群


1、女性

2、家族遗传

3、静脉曲张患者


4.胆结石的营养原则


1、定时进餐


每天定时吃好早餐。按时早餐:脂肪→胆囊吸缩→排出胆汁→帮助消化。


2、低脂肪、低胆固醇饮食


控制脂肪:35~45g/天,脂肪过量→胆绞痛。


限制摄入:肥肉、脑、鱼卵、蛋黄、蟹黄、动物内脏等。


3、控制体重


胆结石多见肥胖者,所以要控制能量的摄入。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,以植物蛋白为主(如大豆蛋白)蛋白质促进胆囊收缩,利于胆囊排空。


4.胆结石首选食物


降低胆固醇的食物;多吃谷类、粗粮豆类及其制品新鲜瓜果和蔬菜,入大蒜、洋葱、香菇、木耳、鱼、家禽等。


5.胆结石忌口饮食


1.限制高脂、高胆固醇食物,如动物内脏;

2.少吃刺激性食物,如辣椒、酒、咖啡;

3.少吃油炸食物。




提醒:本文为医学科普,供读者参考学习,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


链接复制成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