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上班坐久了,哪哪都痛”
相信这是不少“牛马”的心声
久坐办公的上班族各种不良坐姿频现
全身重量都压在腰椎上
腰部担着不该承受之重
长此以往
腰椎间盘突出容易找上门!
1
腰椎间盘突出:现代人的“腰上之痛”
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,久坐、缺乏运动、姿势不良等因素导致腰椎间盘突出的发病率逐年攀升。
据统计,我国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率高达15%-20%,且呈现年轻化趋势,许多30-40岁的上班族也深受其扰。
在中医理论中,腰椎间盘突出属于“腰痛”范畴,多因肝肾亏虚、气血不足、风寒湿邪侵袭或外伤劳损所致。
《黄帝内经》早有记载:“衡络之脉令人腰痛,不可以俯仰……肉里之脉令人腰痛,不可以咳”,说明腰痛与足六经密切相关。
2
对照:腰椎间盘突出典型症状,你中招了吗?
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因人而异,但常见表现包括:
腰部疼痛:持续性钝痛或酸痛,久坐、久站后加重,休息后缓解。
下肢放射痛:疼痛从腰部向臀部、大腿后侧、小腿外侧放射,严重时可延伸至足背或足底。
麻木、无力:受压神经根支配的区域出现麻木、感觉减退,甚至肌肉无力、行走困难。
马尾综合征:这是腰椎间盘突出最严重的并发症,表现为会阴部麻木、大小便失禁等,需要立即就医。
高发人群
■ 久坐、久站人群(如办公室白领、司机、教师等)
■ 体力劳动者(如搬运工、建筑工人等)
■ 肥胖人群(体重增加腰椎负担)
■ 长期姿势不良者(如“葛优瘫”、翘二郎腿)
■ 有腰椎间盘突出家族史者
3
中医标本兼治,不让“突出”影响正常生活
腰椎间盘突出多因是先天肾气不足,外因系反复外伤、慢性劳损和风寒湿邪侵袭所致。
治疗一般以中医综合治疗为主,包括中药内服、中医特色疗法等。
针灸+电针:刺激特定穴位,疏通经络、缓解疼痛;
手法复位+正骨:调整错位椎体,减轻神经压迫;
中药热敷+拔罐:温经散寒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;
牵引治疗:缓解椎间盘压力,改善神经根受压情况。
除了中医综合治疗之外,日常在生活方面的也要注意调整,对改善腰椎间盘突出的症状有较大作用:
■ 避免剧烈运动:快的跑步、跳跃等大幅度的运动可能会加重症状;
■ 选择合适的床垫:睡眠时间较长,我们的床垫不宜过软或过硬,以保持腰椎生理曲度;
■ 饮食注意:多吃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,例如牛奶、豆制品、鱼类等;
■ 保持乐观心态:积极面对疾病,配合医生治疗
陈女士,35岁,办公室白领
主诉:腰痛1个月,加重2天,疼痛向右下肢放射,活动受限。
诊断:腰椎间盘突出(L4-L5椎间盘膨出)
治疗方案:
1.针灸+电针
2.手法复位+正骨(调整腰椎错位)
3.中药热敷(活血化瘀,缓解肌肉紧张)
治疗效果:
3次治疗后:疼痛明显减轻,腰部活动改善。
6次治疗后:直腿抬高试验阴性,行走自如。
9次治疗后:症状完全消失,半年随访无复发。
中医解析:
患者因长期久坐、姿势不良导致气血瘀滞、经络不通,采用针灸+正骨+中药综合调理,疏通膀胱经、胆经。
4
日常预防:护腰从生活细节做起
保持正确姿势:避免久坐、久站,每1小时起身活动5分钟。
加强腰背肌锻炼:如小燕飞、游泳、平板支撑等。
避免腰部受凉:空调房注意保暖,日常可热敷或艾灸腰部。
控制体重:减轻腰椎负担。
选择合适的床垫:不宜过软或过硬,以保持腰椎生理曲度。
提醒:本文为医学科普,供读者参考学习,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