夏天一到,很多人脸上痘痘频发,油光满面,即使频繁洗脸、用控油护肤品,效果也不明显。从中医角度看,反复长痘、皮肤油腻,往往与脾肺功能失调有关。
今天,深圳市名中医周晓卿主任给大家支支招,推荐一个不错的方法,让你告别“油痘肌”!
1
为什么夏天痘痘、面油更严重?
面部痤疮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疾病,主要发生于青春期男女,但也有部分成年人受其困扰。痤疮的发生与多种因素相关,如内分泌失调、皮脂腺分泌旺盛、毛囊皮脂腺导管角化异常、痤疮丙酸杆菌感染等。
夏季天气炎热,人体阳气外浮,加上湿气重,容易导致脾虚湿盛、肺热上蒸,表现在皮肤上就是:
1.脾虚湿重→皮肤油腻、长痘
脾主运化,若脾虚无法代谢水湿,湿浊内停,上泛于面部,就会导致皮肤油腻、毛孔粗大。
湿久化热,湿热郁积在皮肤,形成红肿痘痘,甚至脓疱。
2.肺热上炎→毛孔粗大、粉刺多
肺主皮毛,夏季暑热易伤肺,肺热上蒸,毛孔张开,油脂分泌旺盛,容易堵塞形成粉刺、黑头。
肺与大肠相表里,便秘的人更容易肺热上炎,加重痘痘。
3.饮食不节→湿热内生
夏天爱吃冷饮、烧烤、辛辣食物,损伤脾胃,助长湿热,导致痘痘反复。
2
祛痘组合拳:刺络+中药
传统医学在治疗面部痤疮方面有着独特的见解和丰富的方法,刺络放血+中药综合性调治,是个不错的内外治“组合拳”,尤其是湿热型痤疮、顽固型痘痘。
1.外治:刺络疗法
刺络疗法是中医传统外治法中的一种,其理论依据源于中医经络学说。面部痤疮在中医看来,也与局部气血瘀滞有关。
通过刺络放血,可以起到活血化瘀、疏通经络的作用。在具体操作中,常选取一些特定的穴位,如肺俞穴。
肺主皮毛,痤疮的发病与肺经风热等因素有关,刺肺俞穴放血,能够调节肺经气血,改善面部皮肤的气血循环。操作时,先对穴位进行严格消毒,然后用三棱针等针具快速点刺穴位,使少量血液流出。这种局部的放血,能够排除瘀血,促进新血的生成,改善局部皮肤的微环境。
2.内调:中药辨证
中药在治疗面部痤疮方面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。中医通过辨证论治,将痤疮分为不同的证型,常见的有肺经风热证、脾胃湿热证、肝郁气滞证等。
肺经风热证:可能会采用银翘散加减进行治疗。方中的金银花、连翘等具有清热解毒、疏散风热的功效,能够清除肺经的风热之邪,从根本上改善痤疮的病因。
脾胃湿热证:则可能使用茵陈蒿汤加减。茵陈、栀子、大黄等药物可以清热利湿,调节脾胃功能,减少湿热内生,从而减轻面部痤疮的症状。
在刺络放血的基础上配合中药治疗,可以内外兼治。中药从整体上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、气血运行,改善体质,而刺络放血则直接作用于局部,两者相辅相成。
临床实践表明,许多患者在接受这种联合治疗,对于大多数痤疮类型都适用,尤其是带有脓疱、结节的类型。
与单纯使用西药治疗相比,刺络放血结合中药治疗更注重整体调理,不仅仅是消除痤疮的外在症状,还从内部调整人体的机能,提高机体的免疫力,从而达到预防痤疮复发的目的。
要注意的是:在刺络放血过程中,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,防止感染。
3
健脾祛湿、清肺热
除了刺络放血,日常饮食也很关键!推荐几个适合夏天的食疗方,帮助内调祛痘:
1.绿豆薏米粥(清热祛湿)
【材料】:绿豆30g、薏米30g、大米50g。
【做法】:煮粥食用,每周3次。
【适合】:湿热型痘痘,皮肤油腻、大便黏腻者。
2.银耳百合汤(润肺养颜)
【材料】:银耳1朵、百合15g、莲子10g、冰糖少许。
【做法】:炖煮至粘稠,每周2-3次。
【适合】:肺热干燥型痘痘,皮肤粗糙、易上火者。
3.山楂荷叶茶(健脾消脂)
【材料】:山楂10g、荷叶5g、陈皮3g
【做法】:沸水冲泡代茶饮。
【适合】:脾虚湿盛型痘痘,面部油腻、舌苔厚腻者。
▲忌口食物
❌ 辛辣(辣椒、烧烤)→助热生痘
❌ 油腻(炸鸡、肥肉)→加重湿热
❌ 甜食(奶茶、蛋糕)→促进皮脂分泌
❌ 冷饮(冰镇饮料)→损伤脾胃
▼
提醒:本文为医学科普,供读者参考学习,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