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固生堂杭州-陈卫建主任】肠化生/异型增生≠胃癌,抓住最后逆转期!

发布者:固生堂中医

2025-04-30

分享到:


你的胃正在经历"荒漠化"危机!
好多人正在经历癌前病变却不自知,从胃炎到胃癌的"死亡四部曲"可能就藏在每一顿胡吃海喝里...

可能就藏在焦虑地胡思乱想中...


1

癌前病变 ≠ 胃癌!

抓住最后逆转期!


胃癌,一听就是骇人的疾病,让人闻风丧胆!但多数胃癌的发生发展遵循一定规律:正常黏膜--癌前病变--早期胃癌--中晚期胃癌--广泛转移。


其中,从胃癌早期发展成中晚期是一个快速的且难以及时发现的过程,而癌前病变是一种缓慢的病变。


慢性胃炎伴有中度以上肠化生及异型增生具有较高癌变的危险性,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癌前病变。


中医能够辨证论治,通过整体调节有效改善或逆转这一类癌前病理变化,现已在临床广泛应用。


2

如何发现癌前病变?


那么如何能尽早发现癌前病变就显得尤为重要,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、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陈卫建主任中医师分享了2个发现癌前病变的关键点。


1.8大身体警报:超过3个立即查胃镜!


上腹部不适或疼痛:餐后胃部不适或疼痛,且痛感持续,需引起警惕。


饱胀感:即便少量进食,也可能感到饱胀,甚至伴有恶心感。


消化不良:餐后可能出现反酸、烧心或持续腹胀等消化不良症状。


食欲减退:突然对食物失去兴趣,食量减少。


体重减轻:未刻意减肥,体重却无故下降。


黑便:胃出血可能导致粪便变黑,一旦出现,应立即就医。


吞咽困难:早期胃癌可能引起轻微吞咽困难,易被误认为是食管问题。


疲劳感:无原因的疲劳或虚弱,可能被误认为是工作压力或生活节奏快所致。


2.【胃癌狙击战】胃镜+病理活检=黄金组合


40岁必做!高危人群(萎缩胃炎/幽门螺杆菌/胃癌家族史)每年1次。


早期胃癌的治愈率远高于中晚期胃癌,通过筛查可以将胃癌扼杀在萌芽状态。


传递希望的诊室故事



陈卫建教授在看诊


案例一:


51岁的商女士,2023年胃镜病理结果问题众多,胃内炎症情况较重,病理结果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伴中-重度肠上皮化生。后来商女士找到陈卫建教授,坚持1年多的中药坚持调理和饮食控制,并于2024年第二次复查了胃镜,终于让她放松下来。商女士表示会坚持服药,相信肠化可以完全逆转!


(图片仅代表该患者情况,治疗因人而异)


案例二:


67岁的胡先生,2023年胃镜病理结果问题众多,胃内炎症情况较重,病理结果示:黏膜慢性轻度萎缩性炎伴轻度肠化及间质淋巴组织增生


(图片仅代表该患者情况,治疗因人而异)

被胃病反复折磨的胡先生找到陈卫建教授,经过半年多的中药调理和饮食控制,2024年复查了胃镜时,情况良好。


3

推荐4个养胃穴


1. 足三里穴:舒缓胃胀痛,促进食欲


足三里穴在小腿外侧,作为足阳明胃经的关键穴位,它有和胃健脾、通畅腑气、化痰消滞等功效。当你感到胃部胀痛不适或食欲不振时,揉按此穴,或能缓解。


2. 内关穴:宁心安神、和胃止呕


内关穴在人的手腕部位,恰好位于手腕两根肌腱的间隙之中。通过对此穴位的按摩,可以有效地治疗胃腑相关的病症以及心胸部疾病,为受胃部问题困扰的人们带来缓解。


3. 中脘穴:疏肝养胃,健脾和胃


中脘穴在人体上腹部,前正中线上,距离肚脐上方四寸之处。此穴位具有疏肝和胃、消食化积、健脾和胃等多重功效。


在临床上,中脘穴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,诸如胃痛、反酸、嗳气、腹胀、腹泻、呕吐及黄疸等症状。此外,它对于精神系统疾病如癫狂和失眠也有疗效。


4. 天枢穴:调理胃肠、疏肝理气


天枢穴在腹部中央,脐中旁开2寸(见上图),从肚脐中旁开3横指,按压时会感到微微的酸痛感。


通过按摩天枢穴,可以有效地缓解腹泻、肠痈、肠炎等胃肠道相关疾病,同时也对月经不调、痛经等妇科疾病有一定的调理作用。




提醒:本文为医学科普,供读者参考学习,中医看病需辨证论治,如有不适症状,请及时前往医院就诊。